时间:2022-08-27 21:38:28 | 浏览:5284
坐在你对面的同事,下班后可能是雪糕店的小姐姐。图/图虫创意
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,很多年轻人的工资开始捉襟见肘。每个月累死累活,拿到的钱一半敬房东,一半敬伙食。穿AJ限量、用贵妇级护肤品、背LV包包?这些都是别人的生活。
在一二线城市,只靠上班拿固定工资,不能满足生活需求,寻找一份副业,成为当务之急。
你长大了,该找一份副业了。
“副业刚需”火了,继“明言明语”后成为网络成语界的又一颗新星。
“副业刚需”,顾名思义,就是副业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硬性需求。哎呀这事实,真是直白而又扎心。
都说段子来源于生活,“副业刚需”就是成年人应有的觉悟。
图/网络截图
1
搞副业的,都是些什么人?
现今,搞副业的人自称“两栖青年”,他们和前两年流行的“斜杠青年”可不一样呢。前者拥有一份稳定的主业,更强调主副业的主次感、平衡感;后者不满意单一职业的工作模式,拥有多重、平行的职业。
我有一个前同事,是典型的两栖青年,白天做记者,天天跑突发、写稿子、编排稿件,忙到脚不沾地,开会开到脑袋嗡嗡响;晚上,他会在二手平台上出租单反相机,挣一两千块补贴家用。由于货品整理、客服、店铺维护都是他一个人在做,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才睡,白天起来继续忙碌,黑眼圈大到让人心疼。我曾问他为何不选择跟主业相关的副业,比如写文章赚稿费,一来应付熟悉的工作更省力,二来有现成的资源储备。
他的回答是:“主副业要划清界限,混在一起干,就变成了两份主业。”
出租相机,就是一份与主业毫不相干但感兴趣的工作。图/unsplash
如此看来,两栖青年是夹在单一职业与多元职业之间的存在,对副业的选择更加谨慎,绝不允许其占据主业的时间;而且行业跨度更大,同一行业里的工作,绝对不干!下班后还要面对同一群“行内人”、同一类型的客户爸爸、两份主业的压力,光想想就瘆得慌……
在广州,市区的房子6万起/平米、猪肉30元/斤、一荤一素的快餐20元/份、汽油7.3元/升、停车26元/小时……这些数字还在悄无声息地慢慢上升,所以,我想我明白为何北京人平均月薪6900元却还老在哭穷了。
是真的穷啊!
路边的小馆子,一碗面20元,商场里的店铺标价更高。图/unsplash
相比60、70年代的长辈们,现在的年轻人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、拥有更多的职业技能,但同时也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。只有一份工资的生活没有质量,副业已成刚需,两栖青年亦成为被默认的存在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,目前国内两栖青年超过8000万人,其中24-28岁人群占比达到一半;拥有大专、本科、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据主流。
临沂日报曾随机采访了50位路人,其中16名上班族有副业,大多数选择新兴产业,如互联网、大健康行业等。
换句话说,你的三个朋友中,也许就有一个两栖青年。保不准此刻正在疯狂敲键盘的同事,就在经营着自己的淘宝店;在会议上口若悬河的领导,下班后会到某家教育机构当讲师;咖啡厅里妆容精致的店员,其实是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主播。
晚上为另一家公司挑灯工作,已成常态化现象。图/图虫创意
这年头,拥有一份副业实在太平常,平常到老板面对下级投诉同事“另外还有一份工”的小报告,也会翻一翻白眼:“这种小事就不用跟我报告了。”
然后转头对你说:“加油鸭!”
2
两栖青年涌现,因为工作量不饱和?
江西南昌,一名女子为了300元全勤奖带病上班。一路上她跌跌撞撞、几次摔倒,以接近爬行的姿势赶上公交车。司机劝她不要上班,却怎么也劝不住,直到警方联系上她的家人,她才肯回家休息;
图/新浪微博截图
浙江宁波,一名高速公路收费员,向每一位旅客展露流水线似的微笑,被网友戏称“职业假笑”。收费站所长说,自己是在“努力微笑”;
图/澎湃新闻截图
大热剧集《小欢喜》里,黄磊饰演的方圆是一名突然被裁员的中年人。面对职场危机,他曾瞒着家人找新工作,但屡屡碰壁,竞争力还不如一名应届毕业生;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他每天一早出门假装上班,见到朋友和家人依然是开心的模样。
这么多同事,就方圆一个人被裁员。图/《小欢喜》剧照
香港繁华的背后,是极高的物价水平和生存压力。许多港人为了保持自身优势,不得不主动延长上班时间,避免被社会淘汰。有数据统计,香港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,远超过北京、台北以至东京等繁忙都市;甚至有人为买房,打5份工。
有人不解:钱比健康更重要吗?每天工作时间这么长,不会疲劳过度吗?
成年人的世界,都不容易,归根结底,都是因为“没钱”二字。
大部分两栖青年,搞副业的原因很简单:提高收入。
提高收入,不只为了解决温饱问题,更为了提高生活质量。毕竟,没有什么东西,是两份工资买不到的。
生活质量水平,除了体现在物质上,还体现在精神状态上。
主业不能实现的职业理想,能通过副业实现。《2019年中国不认命一代——95后人扫描分析报告》显示, 71.2%的95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。
专业对口率,一代比一代低。图/《2019年中国不认命一代——95后人扫描分析报告》
曾经我们心怀梦想踏入校园,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,幻想毕业后成为行业内顶尖人才,毕业后发现,自己连这个行业的门槛都挤不进去,只能勉强找一份应付得来的工作,机械性地踩点上班、准点下班,毫无激情,心底里那一颗梦想的种子,只能种在副业上。
当兴趣成为副业,它就不是副业,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。我见过很多兼职在酒吧唱歌的人,凌晨3点下班脸上还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,因为唱歌就是他们热爱的事物,台下的掌声就是他们坚持的动力。
多一份工作,多一项技能,就多一分抗风险的能力。今年8月,世界500强外企思科(Cisco)传出上海全体裁员的消息,虽已被证实为谣言,但思科未曾否认未来将会做出人员调整。
被戏称为“北京最大养老院”的甲骨文中国公司,今年5月大规模裁员。图/图虫创意
当一个人,每天机械化地重复着单一的工作,并停止向外界输出创新型事物时,也许就意味着在被社会淘汰前,他“废”了,只能成为狂风暴雨里的一颗小草,被肆意吹刮,毫无反抗之力。
互联网兴起,打破传统企业的层级化形态,为两栖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过去,传统企业为保证效率和稳定性、实现有效的集体沟通,采用层级型组织结构,即直线指挥、分层授权的管理方式。
现在,互联网让我们摆脱企业的“束缚”,服务关系从“多对一”到“多对多”的转变,不再是企业聘用才可开展工作,而是不受上级指挥、自由灵活地接受工作。
如白天在银行上班的职员,下班后做刺绣手工赚钱;导游借着职业之便做代购等。
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,打破层级化形态,也衍生出“互联网+新兴工种”的打工新模式,如滴滴代驾、外卖跑腿、网络主播、游戏代练等,两栖青年们显然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代驾的工作时间灵活,成为副业的热门选择。图/图虫创意
“两栖”的圈子似乎好处多多,连社会发展的浪潮也有意无意地将我们推进去。但“两栖现象”毕竟不是主流,若找不到主副业之间的平衡点,我们的时间和工作激情最终会被反噬,陷入“主业尚有空间,副业也没做好”的尴尬境地。
两栖青年,到底是励志青年,还是摸鱼青年?
3
一名优秀的两栖青年,不屑于摸鱼
白天摸鱼、晚上搞副业的,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两栖青年。
搞副业,并不是以反噬主业时间为代价的。连这点都想不明白,证明你尚未拥有应付两份工作的能力,还是先专心打好一份工吧。
单纯地贪图双倍的工资,却没想过自己浪费了什么,这跟赚钱机器有什么区别?当然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为“钱”字奋斗,有机会拥有双倍金钱,晚上偷着乐呵都来不及,才不谈什么人生价值呢。
工作为钱很正常,毕竟大家都挺穷的,但“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,就是让他安守本分”这样的道理听得太多了,但大多数人仍沉浸在晚上努力、白天荒废的状态中,还自我感觉良好。
摸鱼一时爽,但摸鱼一世,就会失去生活激情。每天回到公司无所事事,热播的电视剧都看过了、微博的瓜都吃完了、报纸也没啥看的,摸鱼摸得心如止水,啥也没干出来,着实无聊,还不如辞职回家睡大觉。
时间全给了挣钱,每天都在思考用最轻松的方式挣最快的钱,对于个人成长而言,当然是一种消耗。
副业开一家花店,让鲜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吧。图/图虫创意
有专家表示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,发展副业可以提升个人的生活水平,也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二次发挥。
干好副业的前提是“做好主业”。
利用副业提高收入无可厚非,但只能为你带来金钱的副业,会侵蚀精神世界,最终穷得只剩下钱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成年人的世界。没有“容易”二字,但相信天道酬勤,勤,才是通往“钱途”的捷径。
勤劳的人、心怀梦想的人,在主业之外,一样会让副业焕发光彩。
副业的终极意义,除了赚钱,也许还有另外三个字:我愿意。
上班族不会随着夜幕降临而离场。
(来源:新周刊)
点击上方“关注”,为你分享个人成长、个人精进和写作赚钱干货作者/莫一见排版/莫一见以前说起“副业”大家可能是一脸懵的状态,甚至有的还会觉得不现实,所以很多人的经济来源就全靠一份工作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“副业”这两个字对于人们已经不陌生了;而
坐在你对面的同事,下班后可能是雪糕店的小姐姐。图/图虫创意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,很多年轻人的工资开始捉襟见肘。每个月累死累活,拿到的钱一半敬房东,一半敬伙食。穿AJ限量、用贵妇级护肤品、背LV包包?这些都是别人的生活。在一二线城市,只靠上班拿
那天她只播了两个小时左右就赚了上千元,除去成本几百还是有的,虽然看起来衣服很便宜,但买的人多,积少成多。喜马拉雅配音我个人比较喜欢电台的,我记得我实习上班的那段时间,因为工作的压力不小,每天下班都挺累的,所以我每天都会听电台,来舒缓一下心情。
比如一些教学的网课app,他们需要在线上上课,就需要有人帮忙维护纪律,或者在课前做一些引导,再或者是课后的一些调查和总结。这方面需要的技术含量不大,只要善于沟通,基本了解网课的内容和规则就可以。在自己的账号上写文章,靠这些文章也可以赚取一份不错的收益,而且很适合长期发展,到达一定程度后,收益也不会太低。
大家好,我是小萌,一个从0开始学写作,3个月拿到稿费,并成为百万大号签约作者的自由撰稿人。这段时间在头条做分享,收获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喜欢。我的内容分享主要围绕自媒体写作变现展开,但有的朋友跟小萌诉苦,说自己不会写作,但又想要赚点小钱,该怎么
现在是一个副业刚需的年代。8小时外求发展,很多人的副业其实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主业,有的甚至是主业收入的好几倍!但副业怎么选,其实非常关键。很多时候,你的副业可能只是帮你多挣到一点零花钱,但是人家却能有主业的好几倍。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。这里建
“副业”、“斜杠青年”、“身兼数职”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之中的潮流,互联网时代也为很多人做副业提供了便利条件,所以身边的很多人,上班是HR,下班是职业写手;上班是管理层,下班是自媒体人;上班是讲师,下班是短视频博主。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
在瞬息万变的时代,越来越多不再满足“专一职业”的人选择成为「斜杠青年」。这不仅可以丰富生活方式,拓展人脉圈子,还有机会增加额外收入,抵御不确定经济的风险。因此,很多人都会考虑开启副业,希望利用空闲时间赚钱,最好还能有睡后收入。但很多人没有资
点击右上角【关注】霸王课头条号,收获更多加薪秘籍。本文共1179字,阅读全文约3分钟最近很流行一个词,叫“副业刚需”,不管从事什么工作,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Plan B。根据某招聘网站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43.9%白领当下有副业刚
朋友最近跟我说,看着一天比一天糟糕的情况,他的复工日期简直遥遥无期。没了工资收入,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车贷,头发都要愁白了。这个春节,各行各业兵荒马乱,也有许多人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。但是,朋友圈里还有另外那么一批人,他们自称“斜杠青年”,在自己
近两年,探索副业成为上班族们的一种趋势,用一个很酷的词来说,就叫“斜杠青年”。意思是指一群不再满足“专一职业”的生活方式,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。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,她的工作是互联网运营,也是时间管理专家和讲师,业余开设时间
朋友雯雯最近的朋友圈画风大变,动不动就开始晒旅游、吃饭、名牌包。以前的她可是喊她出来吃个宵夜他都要精打细算的。我打趣的问最近是彩票中奖了吗?雯雯说:“这辈子就不过这种梦了,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,但是就靠我那文员3500的工资也不够我生活啊。”
古文运动领袖、“文人书法”开创者、礼贤下士的高官、《唐书》和《新五代史》作者、古琴演奏家,这说的是欧阳修,一个标准的北宋斜杠青年。即便你不太理解这些标签的分量,但你也能从中看到,欧阳修横跨了文学、书法、政治、写作和音律五大领域,而且每个都能
抖音养号揭秘课:抖音千万播放播放量,百万粉丝大号闷声涨粉总攻略,免费领取,文末有领取方式36个副业赚钱金点子,找到最适合你的副业赚钱法,告别死工资,轻松赚10万你可能刚从学校出来年薪20万,也可能早已打拼多年年薪50万,当然,更有可能的是,
想通过副业赚钱,要么有技术,靠一技之长赚钱;要么有时间,靠堆时间做任务赚钱。网上能查到的方式有很多,但哪些是安全/可靠/能赚到的,需要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辨明,一不留神就掉进刷单/兼职打字员这种老套的骗钱陷阱。小编寻遍知乎/小红书,整理出以下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