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8-27 21:37:13 | 浏览:3663
露营的爆火毋庸赘述,最近老艺术家还发现了被露营带火的新趋势——露营地附近“冒”出越来越多流动咖啡车。
只要车的后备厢一打开,再挂上一块天幕,车前摆满一排折叠椅支个摊,手握一杯咖啡,即使身在家附近的湖边绿地,眼前也好像出现了“马尔代夫”。
△露营咖啡车,有车一族也卷起来了。/受访者供图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半个朋友圈的人都拍起了五颜六色的复古咖啡车,不管是出现在白天的户外草坪,还是夏夜晚风吹拂的街景,一辆咖啡车就是新一代的网红招牌,分分钟能拍出极其吸睛的氛围感大片。
咖啡车流行到什么程度?越来越多人盯上了这门新兴生意,在小红书平台上,只要搜“咖啡车”相关字眼,就会冒出各种风格的咖啡车,还有各种“月入过万,我是如何改装咖啡车的?”的干货帖,城市更是遍布东莞、青岛、厦门、杭州、成都等地。
△各式各样的网红咖啡车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/截图
毕竟开咖啡车的门槛真不高:一辆小车,在后备厢敞开装咖啡机,就能打造创意又浪漫的咖啡车,还能随时走到哪卖到哪,敢情是玩着玩着就把钱给赚了。旅行和咖啡两不误的理想生活方式,俨然让不少年轻人心生向往,跃跃欲试。
然而满大街的咖啡车风潮一旦卷起来了,这趋势能火多久?到底是创业的坑还是新一代的副业新宠?
01
咖啡车,最新的户外网红
如果你在音乐节、市集或是海滩草坪边上,碰到有一台蓝色的北斗星,敞着后备厢盖冲着咖啡,穿着入时的年轻人坐在折叠椅上,优哉游哉地品,那八成是咖啡车没跑了。
露营咖啡车成了最新的户外流量法宝。即使在偏远的深山老林,只要一台复古咖啡车,就能化身户外潮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。
有的恰到好处地装点着“咖啡哪有上班苦”字样的门帘,这七个字或许已经道出了社畜们最深切的心声——谁不想在家门口边看着风景边慢悠悠地喝上一杯咖啡?
露营之后,年轻人早已盯上了Vanlife(房车生活),它像野奢露营和房车旅行的结合体,这一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,最初或许不过是居无定所的无奈之举,如今迭代成年轻人逃离都市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△当代年轻人流行vanlife,它代表着打破常规的自由生活。/unsplash
流动咖啡车,既能紧跟房车露营的风潮,还能将咖啡巧妙融合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精准砸在了新一代文艺中产的心头上。Vanlife的尽头,大概就是露营咖啡车了吧。
或许正是因为咖啡车入行的门槛较低,可以简单随意地加入,很多人在车的后备厢放台咖啡机,在网上借鉴咖啡的做法,学个两三天咖啡制作,在户外摆几张折叠椅就可以出摊。
于是越来越多人跟风,连咖啡车行业都开始内卷起来了,网上一搜“咖啡车”,连车型和改装的款式都大同小异。只要一条街上有一辆咖啡车人流量多了,接下来就有接二连三的同款咖啡车向你招手。
△咖啡车: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/截图
咖啡车多起来,出圈的并不多,你会发现这些出圈的,大多靠着边旅游边玩乐的路子,“不务正业”才能玩出花样。
在号称“北京最美公路”的房山区虹井路边,有辆咖啡车TashiDelek,很多人甘愿驱车百公里就为了喝上它的一杯咖啡。店主藏青就是一个安定不下来的户外达人,最开始受到家里人的反对,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,后来逐渐用行动让家人理解。
△酷爱在路上的咖啡师藏青也给很多年轻人新的启发。/微博截图
在珠三角饶有名气的“公路咖啡”,靠着一辆橙色美式大van走遍各大市集和城市景点,店主王方树还在近几年一路向西完成了两次20000公里的咖啡旅行。
对于阿树来说,或许让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如何将“公路咖啡”做成网红品牌,而是旅途中那些喝到“人生第一杯咖啡”的面孔。
△橙色的“公路咖啡”,从珠三角开到了西藏各地。
东莞首辆咖啡车“Vanlife”咖啡的车主阿忠,本来是柠檬茶店主,后来在疫情期间生意下滑,他索性就关了店,结合自己的露营爱好,参考国外的视频案例,动手改装移动咖啡车,转行卖起了咖啡,没想到两年前一支摊就受到不少人的关注。
聊起初心时,他“佛系”心态展露无遗:“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这种不稳定,对我来说起初就是抱着玩玩爱好的心态,能做就做,不能做就算了,相比起困在一间店铺,我觉得这种流动的方式更舒服自在。”
△开咖啡车,大多能走红出圈的,靠的就是热爱。/受访者供图
02
街头卖咖啡,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
都说咖啡车洋气,这一流行现象其实一百年前就已经在美国出现了。最初的雏形叫“流动餐车”,其实就跟咱们的煎饼摊小吃摊一个性质,都是彻头彻尾的地摊。
在1850年代,餐车更多是给越野货车的乘客提供食物的,186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,Charles Goodnight将一辆马车改装成可以加工和储存食物的餐车,给穿越旧西部的牛仔消费,这辆牛仔餐车被当成是流动餐车的雏形。
△最初的流动餐车是在美国西部牛仔中盛行。/维基百科
1936年,美国有了第一款便携式热狗推车,1950年代堪称“流动餐车年代”,流动餐车盛行,卖的食品越来越多,冰淇淋卡车也出现在了街头。
在那个年代,流动餐车更是建筑工地、集市的移动厨房,很多美国蓝领工人就靠它来补充能量快乐水。这种流动餐车因为平民接地气备受欢迎,但同时又因为移动厨房里的烹饪卫生环境问题被调侃成“蟑螂教练”。
△雪糕车的雏形,咖啡车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。/维基百科
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,在街头贩卖咖啡的咖啡车走向独立,或许你也没想到,咖啡车最初的出现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,并不是为了什么情怀。
但近年来,年轻人又将这股风潮掀起,之所以Coffee Truck文化再次被讨论,这也多得露营经济的火爆,在露营这种场景下,咖啡俨然最佳标配。
露营咖啡车对于“想体验露营,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”的年轻人有极大的吸引力,喝一杯咖啡的时间,就能得到露营+咖啡的双重体验,片刻之间也能享受逃离城市的闲适时光。
△在家门口喝到一杯咖啡,也能自由呼吸。/受访者供图
如今的咖啡车不单单是新潮的售卖方式,更是一种城市景观,也代表着年轻人的一种腔调。
当我们卷入社会竞争的序列,倦于像螺丝钉一样被规整到某种程序当中,房车生活才有了它存在的意义,向往自由和回归内心总是我们人类最执着的呼唤。
某种意义上说,这不仅仅是在路上流动卖咖啡,它还象征着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——拒绝成为固定的、一成不变的工作机器,生活可以是流动的,且跟爱好融合在一起的。
03
撕掉网红滤镜,浪漫与现实交织
如此自由潇洒地生活,还能赚钱,听着就是不少人理想的生活,但真正开过咖啡车的人,会告诉你什么是梦想和现实的距离。
做咖啡车这一行的,要不就是奔着兴趣爱好玩玩,要不就是之前有经营咖啡店的经验,开咖啡车还可以给店招揽来客户,但要是真把它当成一门赚钱生意来做,你还得做好亏麻了的准备。
很多人会入坑,看中的就是它入行门槛低,且相比起开家咖啡馆,租金、人力成本就省掉了一大笔费用。但开咖啡车最大的问题在于,它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。
△咖啡装备投入也是不小的数目。/受访者供图
由于行业不规范,营业许可证缺失,容易受到道路交通管制问题的影响,选址成了很重要的因素,居无定所是家常便饭,对于不少咖啡车从业者来说,如何积累稳定客源就成了棘手的问题。
其次,售卖的情况也跟地方、天气因素息息相关。如果选择较旺的地段,一旦客流量大又容易被城管盯上,所以他们一般都选择较为僻静的地方,这意味着会丧失不少关注度和客流量。
一旦碰上下雨天,经营状况就会直线下跌。有时候碰上车子坏了、堵车、移动电源没电、设备故障等突发问题,也会影响准时出摊。
△开咖啡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。/受访者供图
所以做咖啡车这一行最大的门槛或许来源于心理上的,你是否能将这种兴趣爱好贯彻,且能承受这种不稳定的生活方式。
在东莞开咖啡车的阿忠,起初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改装设备、咖啡技术训练都亲力亲为,没想到就这样坚持了两年。
最开始,好的情况一晚上能卖到一千多块,碰上下雨天可能就跌至三百多。“改装包括车上的咖啡装备,前后差不多花了4万左右,不到一个月就回本了。”
一旦有点名气了,就容易被人跟风,渐渐很多人模仿着他的模式在同一条街摆摊,甚至跟他的咖啡车车型和改装款式都一模一样,将这条街都带旺了。后来,他被迫搬到其他角落里,将车完全换了一台,改装成别的风格。
△阿忠看国外改装的视频,自己学着改装咖啡车。/受访者供图
熟客依旧还能在他的抖音或者小红书平台上找到新地址,虽然没以前热闹了,但他不想加入这股内卷风潮,更想享受角落边上的清净和闲适。
对他来说,开咖啡车给他带来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有多受欢迎,或是能赚多少钱,而是一种自由随性的生活体验——“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,与这些朋友一起坐着喝咖啡聊聊天,不用太多就已经足够。”
阿忠因为这几年开咖啡车,认识了城市间来来往往的咖啡爱好者,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月前配合一个男生的求婚现场,为了帮这位男生制造浪漫惊喜,阿忠特意将车的后备厢敞开对着女生,播放了浪漫的爱情歌曲,甜甜的氛围让女生颇为感动。
“没想到咖啡车还能给他们带来快乐,这也是我所追求的。他们说看到咖啡车就心生温暖,觉得世界还有可以期待的美好”,阿忠说,大家喜欢咖啡车或许冲的就是黑夜街头那股暖光,那是属于年轻人的“浪漫烟火气”。
△如今阿忠的车停在东莞万江的一个村子的巷口。/受访者供图
谈及最理想的生活,阿忠想开着咖啡车边旅行边把咖啡带到不同的地方,他想在改装上融入了家乡水乡文化的一些特色,比如龙舟、醒狮等花纹贴纸,之后,他还想将微型龙舟模型放进车里,带到其他地方,“我想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做,而不是一种赚钱的工具”。
如今做咖啡车这行的人越来越多,阿忠也没想过自己要做多久,他说:“随缘吧,装备反正都在,自己也可以玩。”
他看好这一行业,但同样担忧它因为跟风逐渐泛滥,变成千篇一律的网红风潮,“如今做咖啡车最主要是有自己的风格特色,咖啡车的颜值固然重要,但如果想留住客人,还是要做好自己的风味”。
△咖啡车要做得长久,风格和咖啡口味才是关键因素。/受访者供图
咖啡车能火多久?或许这一问题依旧悬在路上,如果当成一门网红生意,那可能会是一阵风,吹吹就过了。
但若当成是一种vanlife的生活方式,那总有人会在路上,咖啡车也会一直在。或许用电影《不见不散》里,葛优饰演的“老美漂”在房车上说的这句总结更为恰当——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,跟你说不明白。”
△咖啡车跟房车生活一样,也是一种生活方式。/电影截图
参考资料:
[1]咖啡车是门好副业吗?我们和网红店主藏青聊了聊 | SOOZY塑最
[2]“后备箱咖啡馆”,比开店效果还好?| 咖门
[3]街头兴起的车尾箱咖啡:情怀很真,但亏麻了 | 猎云网
[4]开业即爆满,日销400+杯,露营+咖啡的风口来了?| 咖门
那天她只播了两个小时左右就赚了上千元,除去成本几百还是有的,虽然看起来衣服很便宜,但买的人多,积少成多。喜马拉雅配音我个人比较喜欢电台的,我记得我实习上班的那段时间,因为工作的压力不小,每天下班都挺累的,所以我每天都会听电台,来舒缓一下心情。
比如一些教学的网课app,他们需要在线上上课,就需要有人帮忙维护纪律,或者在课前做一些引导,再或者是课后的一些调查和总结。这方面需要的技术含量不大,只要善于沟通,基本了解网课的内容和规则就可以。在自己的账号上写文章,靠这些文章也可以赚取一份不错的收益,而且很适合长期发展,到达一定程度后,收益也不会太低。
大家好,我是小萌,一个从0开始学写作,3个月拿到稿费,并成为百万大号签约作者的自由撰稿人。这段时间在头条做分享,收获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喜欢。我的内容分享主要围绕自媒体写作变现展开,但有的朋友跟小萌诉苦,说自己不会写作,但又想要赚点小钱,该怎么
现在是一个副业刚需的年代。8小时外求发展,很多人的副业其实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主业,有的甚至是主业收入的好几倍!但副业怎么选,其实非常关键。很多时候,你的副业可能只是帮你多挣到一点零花钱,但是人家却能有主业的好几倍。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。这里建
“副业”、“斜杠青年”、“身兼数职”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之中的潮流,互联网时代也为很多人做副业提供了便利条件,所以身边的很多人,上班是HR,下班是职业写手;上班是管理层,下班是自媒体人;上班是讲师,下班是短视频博主。日前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
点击上方“关注”,为你分享个人成长、个人精进和写作赚钱干货作者/莫一见排版/莫一见以前说起“副业”大家可能是一脸懵的状态,甚至有的还会觉得不现实,所以很多人的经济来源就全靠一份工作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“副业”这两个字对于人们已经不陌生了;而
在瞬息万变的时代,越来越多不再满足“专一职业”的人选择成为「斜杠青年」。这不仅可以丰富生活方式,拓展人脉圈子,还有机会增加额外收入,抵御不确定经济的风险。因此,很多人都会考虑开启副业,希望利用空闲时间赚钱,最好还能有睡后收入。但很多人没有资
点击右上角【关注】霸王课头条号,收获更多加薪秘籍。本文共1179字,阅读全文约3分钟最近很流行一个词,叫“副业刚需”,不管从事什么工作,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Plan B。根据某招聘网站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43.9%白领当下有副业刚
朋友最近跟我说,看着一天比一天糟糕的情况,他的复工日期简直遥遥无期。没了工资收入,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车贷,头发都要愁白了。这个春节,各行各业兵荒马乱,也有许多人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。但是,朋友圈里还有另外那么一批人,他们自称“斜杠青年”,在自己
近两年,探索副业成为上班族们的一种趋势,用一个很酷的词来说,就叫“斜杠青年”。意思是指一群不再满足“专一职业”的生活方式,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。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,她的工作是互联网运营,也是时间管理专家和讲师,业余开设时间
朋友雯雯最近的朋友圈画风大变,动不动就开始晒旅游、吃饭、名牌包。以前的她可是喊她出来吃个宵夜他都要精打细算的。我打趣的问最近是彩票中奖了吗?雯雯说:“这辈子就不过这种梦了,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,但是就靠我那文员3500的工资也不够我生活啊。”
古文运动领袖、“文人书法”开创者、礼贤下士的高官、《唐书》和《新五代史》作者、古琴演奏家,这说的是欧阳修,一个标准的北宋斜杠青年。即便你不太理解这些标签的分量,但你也能从中看到,欧阳修横跨了文学、书法、政治、写作和音律五大领域,而且每个都能
抖音养号揭秘课:抖音千万播放播放量,百万粉丝大号闷声涨粉总攻略,免费领取,文末有领取方式36个副业赚钱金点子,找到最适合你的副业赚钱法,告别死工资,轻松赚10万你可能刚从学校出来年薪20万,也可能早已打拼多年年薪50万,当然,更有可能的是,
想通过副业赚钱,要么有技术,靠一技之长赚钱;要么有时间,靠堆时间做任务赚钱。网上能查到的方式有很多,但哪些是安全/可靠/能赚到的,需要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辨明,一不留神就掉进刷单/兼职打字员这种老套的骗钱陷阱。小编寻遍知乎/小红书,整理出以下几
粉黛草,标准名称为粉黛乱子草。原产于北美大草原,前些年,被引入我国上海、杭州等地进行种植。由于粉黛草在开花时,绿叶为底,粉紫色花穗如发丝从基部长出,远看如红色云雾,近看如烂漫彩霞而被捧为网红草。不过,粉黛草看上去虽然很美,但它是喜温、喜光植